普通化學、 7.氣體

  7.氣體


P=F/A   壓力與體積反比   1ATM=76cmhg =760torr =101325pa 


氣體定律

波以耳定律:    *氣壓P 單位先換算成atm   理想氣體常數 R:0.082 atm-L/mole-K

PV = nRT  氣壓.體積= mole. 0.082 .K(溫度)    PV = w/mRT      總壓=分壓之和

                *酸性氣體通水PH,  n = PV / RT    mole = 壓力*體積 /0.082*溫度  mole

PM = dRT         氣壓.分子量 = 密度. 0.082 .K(溫度)         *密度溫度反比     提莫(海鷗)分me

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n=W(質量)/M(分子量)  :  PV=WRT/M,借此求M

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PM=(W/V)RT再轉變成PM=dRT,借此求d(密度)     

給呂薩克定律:V 正比 T   體積和溫度正相關,   *注意單位為K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溫度每改變1度,氣體體積變化量為0度時體積的1/273  

亞佛加厥定律:同溫、同壓時,同體積的任何氣體含有相同數目分子。

波查定律       :P1V1 / T1 = P2V2 / T2  定量前提,壓力*體積/溫度 相同

理想氣體定律:P1V1 / n1T1  =K    壓力*體積/  莫耳數*溫度 =定值

道耳頓分壓定律:理想氣體混合物的總壓等於各組分壓總和  ex大氣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*飽和蒸汽壓= 水蒸氣對容器壁產生的壓力  溫度越高 > 飽和蒸汽壓越

亨利定律        :氣體對液體溶解度與氣體分壓成正比

格拉罕定律    :氣體擴散速率與分子量平方根成反比 ,與溫度平方根成正比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1 / √分子量   越小越快 ;  * √溫度      越熱越快


氣體動力論公式推導:

    假設方盒子,三個方向的邊長都是 L,大量小體積分子彈性碰撞
    先考慮 x 方向,設 x 方向的速度平均為 vx,彈性碰撞,一個分子動量變化為 ΔPx:
    ΔPx=mvx−(−mvx)=2mvx

    邊長 L,故下次撞擊同一面容器時,平均時間 Δt:  Δt=2L / vx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x 方向平均受力 Fx:  Fx=ΔPx  / Δt = mvx^2 / L

    y.z軸同理,分子真正的速率 v :v^2=vx^2+vy^2+vz^2

 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  Fx=Fy=Fz=mv^2 / 3L

    每個面受到的壓力 P=F / A = mv^2 /  3L^3 = mv^2 / 3V

    理想氣體方程式:PV=NkT   壓力*體積 = 氣體粒子數*波茲曼常數(1.38×10^−23J/K)*溫度

    氣體有N個粒子:P = Nmv^2 / 3V = NkT / V   ;

    分子平均動能 K:K=3kT / 2      ;速率 v:v = √ (3kT / m)   

          v 是由三個方向的平方合,再平均分配給三個方向   =方均根速率

    平均動能  KEavg = 3RT / 2

    均方根速度 Vrms = √ (3RT / MW)       R=8.314  T=溫度  MW=分子重量

    平均速度 微分vf(v)dv =  √ (8RT / 𝝿*MW)    ; 通常速度df(v) / dv = √ (2RT / MW) 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*相對而言 分子越大,速度越慢,和壓力/容器改變無關
    凡德瓦修正公式   (P+ a *n^2/V^2) (V-nb)=nRT   a=引力常數 b=液化體積常數

    理想氣體:高溫、低壓、小分子 (鈍氣)   氣體碰撞截面= 𝝿. (d1+d2)平方/2 



酸雨:硫氧化物(SO2)與氮氧化物(NO, NO2)轉成NO3–及 SO42- 

           *正常降雨則微酸,因含有CO2造成的碳酸

全球暖化:二氧化碳吸收地表輻射導致無法發散至太空      *臭氧分解NO是催化劑

氯氟碳化物與氮化物中斷O3:  NO + O3 > NO2 +O2   NO2 + O > NO + O2
CF2Cl2 (紫外線) > CF2Cl + Cl   ;  Cl +O3 > ClO + O2     ClO + O > O2+ Cl

      





張貼留言
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