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文、3.六書

 3.六書











漢字演變:

甲骨文 → 金文  (古文 瑠文) → 大篆 → 小篆 → 隸書 → 草書 → 楷書 → 行書

  商              商周  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 戰國       秦          漢          東漢     魏晉~唐宋

            *甲骨文:殷商創、已依照六書造字


六書:

    班固《漢書·藝文志》:「古者八歲入小學,故周官保氏掌管國子,教之六書,象形、象事、象意、象聲、轉注、假借,造字之本也。」


象形:"畫成其物,隨體詰詘,日、月是也。"   獨體字,有具體形象

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   * 母、魚、馬、鳥、龜、龍、鳳、車、鼎、斤

指事:"視而可識,察而見意,上、下是也。"  獨體字,屬抽象概念

                    *本、末、亦、回、八、旦

會意:"比類合宜,以見指撝,武信是也。"  合體字,至少一個義符

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   *看、祭、友、祝、男、初、休

形聲:"以事為名,取譬相成,江、河是也。"    合體字,至少一個聲符

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   *雞、飄、舊、罕、問、圃、街

轉注:"建類一首,同意相受,考老是也。"  一義多字,可相通

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   *扁、篇、句、鉤

假借:"本無其字,依聲託事,令長是也。"  一字多義,不造新字

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   *方、而、易、萬、朋、八


**向夏《說文解字敘講疏》:轉注三條件:

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互訓(同義詞互相解釋)、音近(同韻部、雙聲、陰陽對轉...)、同一部首


**戴震:「四體二用」,"四體"指象形、指事、形聲、會意;"二用"則是轉注、假借。

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   "二用"多半引申意思,較少造字意涵


2.一字多義  ↼   3.六書   ⇀  4.古典常識.一 



張貼留言

0 留言